2023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从化召开
9月11日,由广州市无人机救援中心主办的“2023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论坛”在从化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健全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无人机应急救援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来自政府部门、业界企业、科研机构等350余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
论坛上,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强,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分别为论坛致辞,并与从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文虹,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副局长、一级高级警长罗海明,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科文共同按下论坛启动键。
随后,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无人机应急救援的应用解析、应用发展、应用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通过主题演讲,与会人员更好地了解了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提升能力发展路径。
当天下午,围绕无人机在复杂现场的救援运用及应急通信方案、无人机在森林规划和保护中的应用、无人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大型安保现场的无人机应用与管控、大范围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侦测指挥应用等主题开展分论坛,150余名专家代表参与现场研讨与交流。
“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多位专家表示,此次论坛对探索航空救援先进技术赋能应急救援、解决多场景空地联合救援难题、推动全灾种应急战术战法不断创新、提升航空力量防灾救灾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要着力打造应急救援空中“千里眼”
据统计,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应急救援领域市场规模达23.98亿元,2022年增至35.17亿元,同比上浮46.37%,未来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应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80.29亿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其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可以执行侦查、勘测、指挥调度、通讯中继、应急照明、消防灭火、输送抛投、搜寻救援等任务。
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且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分布的地域广,发生的频率也相对较高。
“广州要着力打造应急救援空中‘千里眼’。”杨金才表示,广州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将作为全国救援中心的榜样,因此,他们是应急救援领域的排头兵、先锋队,以无人机为主的无人系统产品代替传统人员冲在救援队伍的前沿,并提供多方位的救援服务,对地方的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金才认为,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与发展,第一是离不开对技术的研发和对效能的提升。例如,开发具备更高载荷能力、更远航程、更稳定飞行性能的无人机,以及研发适应于任何复杂作业场景的任务载荷设备,来满足应急救援领域的各种需求。
同时,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以及离不开对无人机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广州市无人机救援中心现有应急救援队员127人,配备各型号无人机及配套救援设备近200套,为灾害事故防范处置提供应急通讯、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应急视频、应急测绘、物资投送及人员搜寻等支持。救援中心实行全年7x24小时值班备勤,全天候接受应急管理部门调度指挥。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